当前位置:浙江紫檀博物馆

明清紫檀家具的传承
浙江艺术紫檀博物馆镇馆之宝
明清紫檀家具的传承

紫檀木家具自问世以来广受统治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宋明理学对自然观的提倡也使得文人崇尚自然,进而更为推崇紫檀木家具典雅肃穆的气质。明代文学界的古文运动也使得士大夫阶层好古之风盛行,紫檀木家具正合其意,因此这一风气也就促进了紫檀木家具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214085208

    明代的紫檀木家具装饰方面较为淡雅,装饰图案多为梅、兰、竹、松等彰显文人品格的植物。这种表现形式受到许多文人的欢迎,也让许多文人积极参与到紫檀木家具的设计制造中,紫檀家具的设计也日趋成熟。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平民生活逐渐富裕,紫檀家具也慢慢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各阶层不同的需求使得紫檀木家具的图案也各有不同。但体而言,纹饰和图案都以吉祥图案为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信图片_20211214085550

     

清朝初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紫檀家具走向了雍容华贵的路线,生产范围也迅速扩大,全国各地都有制造紫檀木家具的作坊。这期间,紫檀木家具形成了“京作”“苏作”和“广作”三大派别,三派各有千秋。与此同时,紫檀木家具的种类进一步增多,屏风、桌案、宝座、佛像等无所不有。图案与雕刻更为繁复多样,追求华丽。由于清朝中期国力的强盛,皇宫内的家具几乎全部为紫檀木家具。紫檀木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当然也具有中国文化中“兼容并包”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紫檀木家具发展到后期也有与西方家具文化相互交融的部分,并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家具发展有了深远影响。

2微信图片_20211214085810

清朝中后期,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国内的紫檀木家具在设计上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推陈出新,新的家具格式层出不穷,也造就了很多结合了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紫檀木家具。明清时期的紫檀家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今,明清时期的紫檀家具仍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今天,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紫檀木家具和紫檀文化的历史,也必然能够得到传承,这也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升华。